促进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避免“因案致贫”

发布时间:2020-05-01 15:04:00

与城市相比,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缺乏法律服务资源。为避免“因案致贫”现象,近日,市司法局在办理市政协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帮助脱贫的提案时表示,今年底前,我市将在所有贫困村配备法律顾问,定期或根据需要在村开展法律咨询,推动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有序流动、均衡配置。

与城市相比,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缺乏法律服务资源。为避免“因案致贫”现象,近日,市司法局在办理市政协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帮助脱贫的提案时表示,今年底前,我市将在所有贫困村配备法律顾问,定期或根据需要在村开展法律咨询,推动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有序流动、均衡配置。

市政协委员、南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处处长吴彦才介绍了提案。他去年以创新社会基层治理为主题,在农村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

吴彦才回忆了当时的调查,他说,在许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提供者“没有固定的坐位”,“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提供者)”难以实现全覆盖。

今年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吴彦才提出,要通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吴彦才欣慰的是,提案被确定为“市领导监督重点提案”,市司法局、市高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单位迅速予以答复。

市司法局在市司法局第二次复函中表示,到2020年,面向贫困人口的公共法律服务将实现“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工作室的标准化完成率为,党委、政府律师、法律顾问覆盖率,村(居)级法律顾问覆盖率,乡镇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覆盖率,矛盾纠纷调解率,建档立卡贫困户法律援助率,法制教育覆盖率。

市司法局表示,今年以来,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协调机制,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定向扶贫力度。针对许多村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场所、法律服务提供者没有固定场所的情况,重点加强贫困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全面实施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今年年底前,所有贫困村还将配备法律顾问,定期或按需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服务,促进高质法律服务资源有序流动和均衡配置到贫困地区。

此外,各级各类政法部门还将加强扶贫合作。对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对象,全面落实简化经济困难审查、成果互认、降低成本、经济援助等政策,确保贫困人口获得必要的、基本的、免费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防止当事人“因案致贫”和“因案返贫”